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2:16    次浏览
赴有感(2015年11月)暮秋欲问边,驱车过临川。凭栏东海淼,怅对一江帆。两岸山异色,三国月同黯。土字碑尚在,思之尽慨然。备注1:土字碑,位于吉林省珲春防川中俄边界 背景:1860年,沙俄乘英法联军发动之机,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《》,割占了以东的广大地区,从此,始临俄国,完全失去了出海口,成了一个望海之地。 清朝廷于1885年派吴大澄为钦差大臣督办吉林边务,吴大澄提出重立土字牌。在与沙俄据理力争的过程中,吴大澄一有空就反复书写“龙”“虎”两个大字,爱国激情力透纸背,最终迫使沙俄代表理屈词穷,使得土字碑大步向外推进,一块宽600米、总面积10平方公里的土地重回祖国,使中国距离日本海只有15公里,大海清晰可见。在顺利结束对俄维权谈判后,吴大澂一鼓作气,重建国界石碑36块,更有一尊铸铜界碑,高达4米多,直径1米多,镌刻着他自撰自书的铮铮誓言:疆域有表国有维,此柱可立不可移。微信号搜索:中华诗文学习,或shiwen_xuexi来稿请投:[email protected]欢迎读者朋友以个人名义分享,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用于商业目的。赞赏人赞赏